俄烏沖突的多棱鏡像,從現象、力量、利益、道德、信仰諸方面分析
發表時間: 2022-06-10來源:

俄烏沖突的多棱鏡像
從現象、力量、利益、道德、信仰諸方面掃描分析

邵春堡

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摘要:俄烏沖突現象紛繁復雜,難以捕捉到本質。從各種力的較量看,戰場只是力的支點,重要的是有人借此支點,要橇起消滅世界“亞軍”的更大力量。從得失晴雨表看,烏克蘭是最大輸家,損失慘重;美國是最大贏家,從動機到目的,沖突都在為著美國軍工復合體、資本集團、民主黨選舉、鞏固單極霸權等利益而進行。從引發沖突、全面制裁、代理人現象看,沖突在道德上的正義非正義似乎異常復雜,但從制約道德的信仰上卻能穿透迷霧:真誠追求崇高信仰,才會得到持久的支持和激勵;缺少真誠,利用信仰,終歸會受到其信仰主體的懲罰。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是最大輸家,因為它背信棄義,喪失國家信用,毀掉了自身的價值根基。
 

【正文】

俄烏沖突斑駁陸離、瞬息萬變的現象,是各種力量共同作用并導致沖突曲折發展的呈現,有些現象幾乎淹沒邏輯,讓人難以看清事實。

現象背后那些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推力拉力,受各種利益的牽引、調度或羈絆。
如果用道德衡量戰爭中的利益,無外乎符合道德的義利和不符合道德的私利。
通常,信仰制約道德,同信仰一致的道德,具有正義性,得道多助,德則得已;與信仰背離的道德,則失道寡助,倍受譴責。
信仰是人們對戰爭認識的超越,真誠追求其信仰的崇高,就會得到強大的支持和激勵;缺少真誠,利用信仰,就會受到其信仰主體的懲罰。
一、由表象見本質
俄烏沖突的現象洶涌而來。信息提供者拘禁于意識形態陷阱,信息接受者局限在算法推送的鐵籠,壟斷著媒體的美西方,支配著信息的內容、規模和速度,這些都讓人難以看清真相。
俄烏沖突現象是否全面、客觀和真實,決定著認識戰爭本質的程度。無邏輯的假相盡管鋪天蓋地,短時間迅速傳遍世界,并獲得普遍共情,但一條權威辟謠消息,就可能徹底顛覆曾經的認知。
透過現象看本質,本質需要超越現象的事實和邏輯推理。在非理性蔓延全球,霸權主義、民粹主義、保守主義、排外主義、孤立主義、種族主義等日益活躍的情勢下,許多人都在被灌輸著思維方式和設定的結論,這些表象干擾邏輯,影響人們的正確判斷。
要想獲得真相和本質,需要排除干擾,抽絲剝繭,從紛繁的現象中盡可能接近本質。
1、表象上是俄烏沖突,本質是美國及其為首的北約同俄羅斯的沖突
烏克蘭既是棋盤又是棋子,還是美國同俄羅斯戰爭的代理人。戰事中揭露的美國生物實驗室及生化武器,以及北約軍事訓練和情報指揮的參與,尤其是源源不斷的軍援,說明美國在臺前幕后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斯特尼·霍耶捅破這層窗戶紙,他說“我們正處于戰爭中”。美國民主黨眾議員賽斯·莫爾頓接受采訪時直言,“從根本上說,我們與俄羅斯處于戰爭狀態,盡管在某種程度上是通過代理人進行的。獲勝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1] 
這種代理人的戰爭可能是核大國間接對抗的方式,除了烏方出人,美西方出錢出武器,還包括遙控方式。
2、表象上俄羅斯是沖突始作俑者,本質是美國利用和犧牲烏克蘭去削弱以至擊敗俄羅斯
國家之間如同鄰里,北約違背不東擴的承諾,美國極力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烏克蘭為了自己利益也想加入北約,一旦成功,美國就會把高端武器部署在烏克蘭。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誰也不愿他人將火藥桶放在自家門口。
俄羅斯通過勸告警告,無法阻止北約東擴和烏克蘭加入,但又擔心烏加入后,面臨北約直接威脅,引起俄羅斯與美國北約的直接戰爭。于是俄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維護自己的安全。隨著戰事深入,戰爭性質逐漸清晰,兩鄰居打起來竟然是外人的挑唆和拱火,最可恨的是誰呢?
3、表象是美西方因俄烏沖突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本質是美西方對俄羅斯展開的全面混合性戰爭
幾輪制裁,聲勢浩大,霹靂手段,前所未有,完全大于戰場本身的傷害力。俄羅斯被一些國家和企業所孤立,較之最嚴重時期的冷戰還要殘酷。俄羅斯也相應地反制。這種制裁與反制說明未來戰爭形式,不僅是陸??盏臒釕?,還有經濟戰、輿論戰、金融戰、信息戰和科技戰等全面、混合、立體的方式,牽一發動全身,也許連阿貓阿狗都牽扯其中。
這種混合戰的打法是前線無處不在。如美國北約給烏軍提供強大的情報偵察、電磁干擾、網絡攻擊、指揮控制等信息保障,看不見,摸不著,信息優勢決定戰場優勢,無人化、智能化成了常態。
4、表象是美國率領一些國家反對戰爭展示的力量,本質上暴露了美國的虛偽作派和力量集聚的復雜
俄烏沖突中圍攏在美國周圍的勢力,一是它的北約班底,接近腦死亡,本應解散,此次被激活;二是跟隨美國為戰爭提供軍援的國家;三是基于美國威懾參與對俄制裁的國家;四是不明戰爭真相和性質的從眾型國家。
美國向來是遇強則弱,遇弱則強。對弱小國家的戰爭毫不手軟,常常威逼利誘拉攏一些國家為其沖鋒陷陣,壯威作勢。但戰爭是個泥潭,美國也曾深陷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索馬里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敘利亞戰爭,也拖累了它的同伙。
美國想讓俄羅斯長期耗在烏克蘭戰場上,美國會否再次深陷其中,不得而知。但是在撲朔迷離的戰爭中,提供財力和武器的國家,當發現戰況持續不利,絕不會無謂地輸血,甚至會考慮止損,畢竟這個世界的最終決定作用還是主權國家及其人民。有些初期軍援的國家正在產生分歧,有的在覺醒。代理人會否在積累的挫敗中有所醒悟呢?畢竟把自己國家的主權押在美西方身上,風險極大。
5、表象上俄烏沖突是美國削弱俄羅斯力量的戰爭,本質是美國霸權主義與多極力量的對抗
美國設計的這次沖突,或許是美西方全力支持烏克蘭削弱俄羅斯,使戰場周圍的歐洲首當其沖,歐洲要將財力物力輸送到戰場,烏克蘭難民要流入歐洲。美國或許更重要的目標,想在這次操練和熱身后,復制俄烏沖突模式,企圖打垮它的最大競爭對手。
有人認為,美國同俄羅斯對抗,實際目標對準的是中國,還有人說,美國在對付俄羅斯之后,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沖突當初,美國不允中國援助俄羅斯,以暫時穩住中國。當戰爭形勢不利俄羅斯時,美國便開始在臺灣、南海頻頻挑釁。美軍最高將領最近發出警告,戰爭的本質正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要面對的是兩個世界大國--中國和俄羅斯。
美國與多極世界的對抗,是世界在競合中發展還是在霸權主導下發展的問題。前者類似英國取代荷蘭、美國取代英國、他國取代美國的趨勢;后者則不僅影響大國關系,還會攪亂世界,威脅人類。
競爭和合作本來是世界發展的方式,但是美國定義的與中國戰略競爭,或明或暗都是零和博弈、贏者通吃,或者對抗、沖突,甚至戰爭風險,或者符合美國的利益可以合作,否則就不合作;中國主張的合作是競合,是多贏、共贏、共享。問題是美國太不自信,即便自身稍有衰退,但它仍保持著穩定和韌性,不必過于焦慮。
當今人類已有毀滅世界的工具,如果跳不出怪圈,就迎不來新世界。其實,大國興衰已有500多年歷史,近代以降的世界天翻地覆,不能一邊說著民主,一邊當著霸主,人類不能總在封建定格的古玩規律中死去活來,要從大國興衰更替,發展到多元平等并存的未來社會??梢?,這個較量涉及的是建立單極世界,還是爭取人類競合、平等、和平、民主的世界。
二、“去二”的力量
圍繞俄烏沖突的各種力量,縱橫捭闔,客觀上影響和調整著世界格局。無論俄烏雙方,還是俄羅斯同美國北約的力量,以及其他力量,在俄烏沖突中都在進行著復雜的比拼。
1、俄烏沖突只是力的支點
從俄烏兩國力量對比看,俄羅斯明顯強大于烏克蘭。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之初的閃電打擊展示了這種力量,但短時間的軍事行動未達目的,卻演變為持久戰。期間的談判也充斥著詭異,烏方涉及談判常常發出相互矛盾的聲音,透露了美國北約才是戰爭主角。俄烏力量對比沒有實質意義。
從俄羅斯與美國、北約以及西方的力量對比看,俄羅斯顯然處于弱勢。若僅以烏克蘭為戰場,雙方長期作戰都會面臨困難,因為力量消長難以估計。
美國和北約想在戰場上持久地拖垮俄羅斯,戰場外對俄全面制裁。戰爭已消耗數百億美元,有人估計如果烏軍擴展到百萬,對付30萬俄軍,美國需維持每年2000億美元的援助,才能保持烏軍進攻能力。最近美國援烏400億美元,真正用到烏克蘭到不了三分之一。如果烏克蘭2000萬噸儲備糧運出國外,尚需西方國家每月返補300萬噸糧食到烏克蘭,否則后半年可能會發生饑荒。
俄羅斯方面,受西方制裁有一定損失,但由于俄的能源、糧食、礦產等優勢,加之俄對各國出口倍增,盧布結算的貨幣流通3倍增速,俄經濟不但沒虧,反而發生近500億美元盈余。為強化戰爭實力,俄將兵力縮小到北頓涅茨克。美國《新聞周刊》認為,俄軍在戰場維持軍事攻勢,每天大約需要9億美元。俄要長期保持貿易補血,還需長期穩定的石油、天然氣、糧食和粗鋼市場補充國力,才能長期與美國耗下去。
2、真正較量在于一石三鳥
前兩種力量對比并非實質,美國真正用力的是借助俄烏沖突這個支點,橇起消滅世界“亞軍”的力量。美國有5次把全球老二按下去的歷史?,F在的老二,軍事上是俄羅斯,經濟上是中國,地緣上是歐洲。美國戰略上要“去二”,策略上要“一桃殺三士” [2]。
(1)軍事上削弱俄羅斯
全球軍事排名前三是美、俄、中。美國想打破軍事三足鼎立的平衡。拋開三方的核平衡,在常規軍事力量中,中俄的導彈能力是美國沒法防備的弱點。中美俄三方,不會直接開戰,代理人戰爭成了美國最好的選擇。通過俄烏沖突和對俄制裁,消耗其軍事力量是主要目標。俄烏沖突一度改變了人們對俄羅斯軍事能力的印象,烏克蘭中立的目標還未實現,中立的芬蘭、瑞典倒尋求加入北約。
隨著俄羅斯控制了烏東地區,頂住了制裁,許多國家元首聯系普京,對俄羅斯的孤立在發生變化。美俄還在持續較量。普京說:“他們企圖削弱我們,打倒我們,把我們趕盡殺絕,把我們變成一個軟弱的、不能自主的國家,破壞我們的領土完整,用對他們最有利的方式肢解俄羅斯。他們當年就沒成功,現在也休想得逞。”[3]
(2)地緣上分化歐洲與其他大國的關系
歐洲曾經是世界中心,有足夠的實力俯瞰全球?,F在歐洲依然在世界地緣上有著數一數二的優勢。俄烏沖突前,歐盟擔當共同發展道義,俄羅斯也在穩定發展,歐盟與俄羅斯的關系正在從緩和到密切的趨勢。這在美國看來,顯然是挑戰與威脅。拜登上任以來,采取與前政府不同的歐洲政策,放下身段,捧著笑臉,打著意識形態旗號,修復盟國關系。但是美國鞏固盟友體系,卻不允歐洲的獨立意識覺醒。實際上,從支持英國脫歐到重新攏絡歐洲的美國政策,就是不讓歐盟強大。最近有報道說,波蘭不滿法德“老歐洲”,慫恿英國牽頭建立新歐盟,[4]美國絕不愿歐洲同大國結緣,總想將其綁在美國的戰車上。
比如,為防止“北溪-2”工程簽約后,俄鞏固歐洲的能源利益,進而密切俄歐關系,美國便利用對俄的制裁加強歐美西方意識,破壞毆俄關系;利用俄烏沖突惡化歐洲投資環境,讓資本流向美國,以挽救美國日益嚴重的通脹危機;美國通過捏造虛假信息丑化中國人權形象,離間中國和歐洲發展起來的貿易關系。特別是防止歐洲參加中國提倡的共同體和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
正如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斯蒂芬•布萊恩坦言,美國主導的北約體系和歐洲更希望打造的多邊機制互不兼容。[5]美國逼中國參與制裁俄羅斯,雖然也知道中國不會制裁,但意在通過這個過程強化西方與中國的界限。土耳其有評論認為,華盛頓和倫敦的目標是重振北約聯盟,阻止歐盟獨立安全機制。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法方同中方擁有很多共識。法方愿同中方在雙邊和多邊層面開展更加緊密的協調合作。法國和歐盟堅持獨立自主戰略,不贊成也不會參加集團對抗。一些歐洲政治家正在識破美國的意圖,德國一位官員在聯合國會議上發言,指出美國對俄羅斯的態度不等于歐洲和德國的態度,俄羅斯同德國都在歐洲,是不容選擇的近鄰,俄烏沖突后,兩個國家仍然要交往。這些政治家都已意識到美國的攪局。
基辛格在達沃斯論壇上指出,如果西方被一時的情緒沖昏頭腦,忘記了俄羅斯在歐洲力量平衡中的適當位置,那將是致命的。400年來,俄羅斯一直是歐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關鍵時刻,俄羅斯一直是歐洲權力結構平衡的保衛者。歐洲領導人不應忽視這種長期關系。[6]
(3)戰略上遏制中國
在俄烏沖突中,中國堅持中立,盡力斡旋,力促兩國調停。有人還從美國逼中國對俄制裁中,讀出離間兩國之意。事實上這種暗算不僅難能如愿,俄還明確表示“不再寄希望西方企業能重新回來” [7],同意中吉烏鐵路的開建,堅定同中國的全面合作,更有利擴大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粮褡罱f,“美國在做很多事情,讓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8]
 俄烏沖突期間,美國將軍事力量部署在亞太和印度洋一線,和中國軍力面對面、犬牙交錯;還迫不急待地召集美國東盟會議,訪問韓日,召開印太四方會議,實施對中國的戰略圍堵。但事實是美國從未戰勝過哪個大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的勝利讓美國心有余悸,何況當今中美力量對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不主張戰爭,并非不敢戰爭。中國堅持不當頭、不結盟、不稱霸,不想通過戰爭崛起。如果美國非要把戰爭發動在中國,那么結局肯定要比抗美援朝戰爭慘淡得多。美國不愿接受世界的多極格局,但它用霸權重塑世界力量格局的圖謀不會得逞。
三、永恒的利益
有人說,戰爭沒有對錯,只為利益而戰。烏俄沖突為了誰的利益,損害了誰的利益,俄烏沖突以來總有人在算賬,贏家是誰,輸家是誰。
1、輸家有三個
(1)最大輸家是烏克蘭,損失慘重
經過百日戰爭,烏克蘭的軍事設施被打成千瘡百孔。
第一,制空權、制海權被打掉,軍事再生產潛力被打垮。常規軍力被打殘,人員傷亡可想而知。軍人流血,百姓流淚。
第二,約20%的領土被俄軍占領,世行預測經濟縮水45.1%,經濟損失在5千億到6千億美元,2.5萬公里的公路和數百座橋梁、十幾個機場被毀。700萬在外流亡人員成為難民。
第三,盡管烏克蘭的頑強抵抗和強大的輿論宣傳,贏得一些聲援和支持,可惜烏克蘭已然淪為美國北約和俄羅斯斗法的工具。戰爭還要持續,烏克蘭的災難還看不到頭。
(2)受損其次是歐洲,吃虧最大
俄烏打架,歐洲不安,有利于美國從歐洲吸血。美國拉攏歐洲盟友等不斷加大對俄全方位制裁,導致歐洲經濟損失日甚一日。
第一,歐洲經濟正面臨高通脹低增長風險,對俄經濟制裁導致歐洲各國能源價格飆升,民生負擔急劇加重,工業生產受到嚴重沖擊。
第二,沖突影響投資環境,大量歐洲資本外流美國。制裁的反噬效應持續顯現,必將長期影響歐洲經濟的復蘇發展。
第三,俄羅斯是不可忽略的歐洲國家,戰后還要交往,這次卻深深地傷害了俄歐關系。這是區域外國家無法體會的。
第四,沖突初始歐洲多國態度大體相同,隨著俄烏沖突持續,已經出現分化,歐洲內傷巨大,美國卻會得利。
(3)俄羅斯得失參半,回到原點
制裁給俄羅斯造成損失,俄的反制又超乎尋常地得到盧布升值和外貿補償。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目標還未完成,卻意外發現美國在烏搞生物武器實驗的秘密。俄羅斯得到了烏東大部地區,但芬蘭、瑞典在尋求加入北約,將使俄上千公里西線直接面對北約。一方面取得幾個戰役的勝利,另一方面深陷戰爭泥潭。世行預測俄羅斯經濟縮水11.2%,4月的通漲率達17.83%。
2、最大贏家是美國
美國以美元霸權開道,以軍事大棒威懾,利用烏克蘭,消耗俄羅斯,暗暗犧牲盟友利益,以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心安理得地要利用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利益。
(1)為了軍工體和資本集團的利益
戰爭就是利益,歷史上美國發戰爭財已經上癮。美國前期給烏輸血46億美元,但美國兩大軍火公司獲得巨額收益,許多美國議員都有軍火公司的股份,他們算盤打得十分精明。美國《雅各賓》雜志刊登美國400億援烏文章,稱這項援烏法案將為美國軍火商帶來至少17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并直言“這一法案將公共金庫的財富重新分配到軍火承包商的口袋”。[9] 
前總統卡特曾告誡特朗普,美國總在忙打仗,中國則忙建高鐵。拜登上臺后雄心勃勃想搞建設,但是,讓社會受益的事,軍工體和資本集團卻不一定感興趣。日本外務省前高官孫崎享說,美國趁俄烏沖突強化對歐洲的統治,促使歐洲各國擴軍備戰,從而使美國軍工產業獲益。[10]歐洲有些國家將儲備的舊武器送烏克蘭,但從美購置新武器的填補中,會使美國軍工體受益。
(2)為了拜登連任和民主黨的利益
俄烏沖突為打破民主黨丟失國會的“絕望敘事”提供了新的機會。美國輿論的共識是,拜登可能會受益于這場戰爭。前期美國已給烏克蘭提供大量援助,但想在戰場上長期拖垮俄羅斯,美國至少要輸血數千億。在美國通脹危機、能源漲價、國內不滿情緒集聚的情況下,持續為烏輸血,不是為了美國利益,而是為了拜登和民主黨選舉的利益。
(3)為了狹隘的美國利益
美國慫恿并拱火俄烏沖突,從挑起沖突、制裁俄羅斯到拖住俄羅斯,都是拉著北約、歐盟,以至西方一起進行的。烏克蘭前期想談判,總被背后力量打斷,根本不顧對烏克蘭造成的慘狀。當俄羅斯反制導致歐洲陷入能源危機時,歐洲暫時只能以高價方式向美國購買能源,而這些能源還是美國從俄羅斯采購的。美國更想使歐洲在經濟軍事和能源等領域長久對其依賴。
此外,美國通過意識形態展示其普世價值,但在制裁俄羅斯時,卻不顧俄羅斯國外的資本和企業,這讓各國資本家有種矛盾、寒心和上當的感覺。拜登的隱形“美國第一”比特朗普更陰險,哪里考慮盟國利益、資本共同利益和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打著意識形態旗號,行的是美國利益之實。
(4)為了美國單級世界的利益
美國的終極目標是保持1945年以來的世界大國地位,延長蘇聯解體以來的世界單極霸權。當今的多極世界趨勢,對美國肆意妄為形成障礙。美國利用這次戰爭明打俄羅斯,灰打中國,暗打歐洲,迫不急待地想掃清俄、中、歐的多極障礙,暢通無阻地左右世界秩序,把握各種規則的制定權和控制權。
基辛格在其《美國的全球戰略》一書中預言,如果美國執意堅持霸權,以霸權思維防止任何其他國家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倘若基于這種邏輯制定政策,美國一定會毀于一旦?;粮駨娬{,哪怕美國人民相信美國的霸權是“仁慈的霸權”,占據所謂的道德制高點,即便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但美國在現實世界的操作也一定會激起很多國家不滿,最終令美國孤立。
四、不道義的戰爭
戰爭的本質除了利益沖突,還有道義沖突。按照道德標準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兩種性質。
1、美國在俄烏沖突中扮演著不道義的角色
烏克蘭作為美俄博弈的棋子是最大受害者。美國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曾在美國外交雜志發文,對俄烏沖突升級及西方政策的錯誤進行了預見性反思。他認為美國及其歐洲盟國才是烏克蘭危機的主要責任方,危機根源是北約東擴。[11]美國將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看作非正義戰爭,發起聲勢浩大的制裁。有人質問美國,俄羅斯反北約東擴并對烏克蘭去納粹化師出無名,那美國鮑威爾舉著“洗衣粉”打伊拉克有確鑿證據嗎?
從去年開始,在美操作下,烏加入北約的動靜急劇增大,美烏隔空喊話,讓人感到烏克蘭加入北約近在眼前。最近,美前駐俄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承認,過去幾年承諾基輔可以加入北約實際是在撒謊。美國一直這樣做就是在挑唆俄烏對抗,也證明美國恰是俄烏沖突的始作俑者。美國把謀取一己私利建立在損害他國利益基礎上。俄烏沖突以來,美國不但不呼吁和平、制止戰爭,反而帶著北約繼續慫恿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給戰爭添油加柴,將戰火越燒越旺。只想把俄羅斯拖垮,從不考慮戰爭給俄烏人民、歐洲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2、制裁科技、體育、娛樂、貓狗、樹暴露美西方荒唐
美西方舉起赤裸裸的制裁大棒,不分政治與科技、與藝術等其他,不分國家與個體,不分公權力與個人權益,一律奉行強盜邏輯。開放和虛偽的西方國家,把自由民主的面具全都棄置一旁,體育無國界、音樂無國界都不復存在,包括俄羅斯的貓、普京的蠟像、俄富豪的游艇、俄羅斯的伏特加酒,都成了西方制裁的對象。[12]
超越體育本身的奧林匹克精神蕩然無存,象征人類團結的精神圖騰的許多國際和世界性體育、藝術活動都政治化了。音樂本來是溝通的橋梁,比政治發揮的作用更大,但音樂節遭到西方政府反對。這些無所不用其極的制裁,恰恰是美西方國家虛弱的表現。俄烏沖突讓世人看到世界的真相,原來科技、文學、藝術、體育,甚至動植物都是有國籍的,有政治符號的,制裁名單越來越離譜,俄羅斯面臨5000多項制裁,連貓狗和樹都列入制裁名單。 
美西方的制裁連功利主義都不如,向全世界展示了西方世界最真實的“道德”底線。以往大部分旁觀者其實都會表現得足夠寬容和聰明,能將政府行為與公民行為區分開來,但這次俄烏沖突中,西方好像拋棄了理性思維,這不僅僅是俄羅斯的悲劇,也是人類的悲劇。
3、用骯臟的生物手段將世界拖下水是滅絕人性
這次沖突把美國資助烏克蘭生化實驗室的事件暴露在世人面前。據俄國防部公布的材料,美國對烏境內生物實驗室的資助超過2億美元。“美軍在烏克蘭開展的生物試驗活動,遠超傳統意義上的公共衛生活動,需要公開和透明。” [13]生物武器涉及反人類罪,引起國際社會嘩然,很多美國民眾也感到義憤。
美國公開的全球生物實驗室總共有336個,“美國這些生物實驗室疑云重重,如果還遲遲不愿把事情說清楚,那么美國的信譽將更快地崩塌。” [14]美國前民主黨眾議員圖爾希·加巴德說:“美國在烏克蘭資助這么多的生物實驗室,如果這些實驗室坦坦蕩蕩,為什么如此費盡心機地遮遮掩掩,不僅僅是烏克蘭的實驗室,美國在全球資助的所有這些實驗室必須馬上被關閉” [15]。
美國在烏克蘭生化實驗室的暴露,激起美國議會和人民的憤怒,更不要說其他國家了。無論何種目的,只要使用滅絕人性的殘忍手段,就是在反人類。
4、美國總在拉幫結派挑撥離間企圖利用矛盾各個擊破
在氣候、貧困、疾病、人工智能和基因研發可能帶來風險等問題上,美國不是在世界共識的基礎上,促成問題的解決,而是把政治家們的精力引導在拉幫結派、制造紛爭上。美國憑借其霸權,在自己周邊關系都處理不好的情況下,卻到處利用別國近鄰的歷史遺留問題、邊界問題,利用意識形態差別制造矛盾。
事實上,全球化的幾十年,經濟、文化、科技交往,加強了國家間的聯系和理解,拉近和淡化了意識形態,世界成了地球村。然而,美國的“政治老人”們復活七八十年代的霸權斗爭,讓年輕人都看不懂了。美國為了一已私利,大費周折,總是防著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等國家之間的關系發展。
俄烏沖突中,為了保障歐洲等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美國采取手段蒙蔽中國和印度。當感覺俄在戰爭中受挫,又在東盟、印太、美洲國家間制造裂痕,予以分化,攪亂世界,其伎倆難以恭維,應被唾棄。
人無德,必自毀,國家也如此。別看今天圍繞在美國周邊的國家似乎有點熱鬧,其實有真心的,有假意的,有受威懾的,也有期待分一杯羹的,其中“苦美久矣者”不在少數。2021年12月16日聯合國大會高票通過俄羅斯等30國提交的“反對美化納粹主義”決議案,獲得130個國家支持,另有49個國家棄權,僅有美國和烏克蘭投下反對票,[16]某種程度反映了這個真實的世界。
《君王論》作者馬基雅維利主張政治擺脫道德的影響,將一切訴諸于權力。只要有利于國家霸權和君主利益,再殘酷的惡行都是美德,且“不必對這些惡行的責備而感到不安”,因為目的會成功證實手段的道德性。美國的一些政治家是否奉行著這樣的道德原則?現實警示我們,不能“把他們想得太好了”,而且還不能把他們想得簡單的壞。
五、虛偽的信仰
任何信仰都有其值得追求的崇高,也都有約束信眾的力量。信仰可以自由,但真正的信仰需要誠心和行為來維護,絕不能虛情假意、口是心非。對信仰不應只是祈禱,更應深刻體會它對人的啟示。
1、引發俄烏沖突的違約破壞了契約精神褻瀆了信仰
美國在俄烏沖突前,違反“北約不東擴承諾”和“安全不可分割原則”,這些都屬于國際法的范疇。“有份檔案記錄了1991年3月6日,美、英、法和德外長在波恩商議向蘇聯承諾,北約不會從德國東部繼續向東擴張。各方達成共識,東歐國家加入北約是不可接受的;西德的代表還明確說,不會讓波蘭等國加入北約。”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學者希弗林森發文說,這些1990年-1991年的文件說明,西方外交官當時的確作出過‘北約不東擴’的承諾,但僅過去8年后,他們就食言了。1999年波蘭、匈牙利、捷克加入了北約。” [17] 
“基辛格和兩位美國前駐蘇聯大使喬治·凱南、杰克·馬特洛克等都曾提出北約不應擴張至烏克蘭。他們的主張基于同一個理念,就是擁核國家之間的對抗是災難性的。” [18] 意大利前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米凱萊·杰拉奇指出,對俄羅斯來說,北約一再東擴無疑是背信毀約的行為,并對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19]
在美西方對俄的這次制裁中,扣押俄富豪資產,意味著私有財產可以隨便剝奪,資本在世界投資不受保障,對私人財富變得毫無底線。各國和企業以市場方式進入swift[20],可以隨意取消。誠信、法治、規則、承諾都被踐踏,“公平市場”“自由經濟”“契約精神”坍塌了。
美國武裝部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最近稱,有些大國試圖改變當前的世界秩序。而事實是,美西方正在改變和放棄自己制定的規則、價值、承諾和秩序。有人認為美國可能成為俄烏沖突的最大輸家,因為它背信棄義,喪失國家信用,毀掉了美國的價值根基。
從英國移民到美國的清教徒思想和信仰是美國文明的種子,并以《舊約》和《新約》兩部分構成的《圣經》為遵循,依照約的概念全方位建立新社會。凡是涉及到多人的行為和組織都通過立約產生,立字為據,來達到其合法性合理性。不僅立約,更重守約,違約就會受到上帝的嚴懲。
二戰前乃至后期一段時間,美國人對立約還是很認真的??梢?,信仰有助于國家治理。但再后來美國違約屢見不鮮,近年來,美國“毀約”“退群”更是成癮,特朗普時期相繼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國際組織,接連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等國際協定,宣布退出世衛組織,給全球多邊合作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帶來消極影響。
美國的毀約不只是自私自利、逃避責任,更暴露其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面目。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2019年4月在德州農工大學演講時說,“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有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21]
前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拿出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試管,聲稱是伊拉克正在研制化學武器的“證據”。這樣處理國際關系和國家治理,漸漸遠離約的文化和信仰。
俄烏沖突升級也與美國哄騙烏克蘭加入北約不無關系,這些都在褻瀆他們崇高的信仰。美國的信仰已被它的道義墮落損傷了。純粹的信仰是崇高的,但虛偽和形式主義地對待信仰,不但得不到他們期待的目標,只會因那些荒唐的毀約、說謊和欺騙而受到上帝的懲罰。
2、俄烏沖突夾雜著復雜的宗教信仰因素
以烏克蘭為界線,東邊俄羅斯信東正教,西邊信天主教,而烏克蘭是一半東正教,一半天主教,所以烏克蘭一直都是東西文明的交匯點。兩個國家沖突有可能引起宗教矛盾。梵蒂岡教皇方濟各認為,俄烏沖突爆發的關鍵是因為北約在俄羅斯家門口狂吠,惹惱了俄羅斯才導致這場沖突的爆發。梵蒂岡呼吁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選擇和平談判的方式緩和矛盾,讓世界早日重回和平。[22]
為防止軍事戰爭引起宗教戰爭,要盡快停止戰爭,否則一旦引起宗教戰爭,那要比軍事戰爭更持久更深刻更廣泛,不僅傷害和犧牲人的身體,還會嚴重損害人的心靈。因此,要停戰促和,盡快彌合有撕裂傾向的宗教,進而通過宗教之和維護兩國的和平與安全。
俄烏沖突的本質是信仰缺失。老一代的信仰已快被磨沒了,而新一代的信仰卻沒建起來。雖然美國主導的拜金主義、叢林法則趁虛而入,但更襯托出曾經的信仰彌足珍貴。
3、人類積極追求信仰就會走向多元和平的社會
每個信仰都有其信眾崇敬的價值,以積極態度追求崇高的價值,約束、反思、糾正不符合信仰的言行,人們就能夠理解和團結擁有各種信仰的人,共同走向多元和平的社會。
90年代以來,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對國際社會影響很大,但有一種誤解,認為不同文明必然產生沖突。要防止將俄烏沖突引導到文明和信仰的沖突上,造成更大的危害。事實上,諸如911事件、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根源都在經濟政治上,并不是基督教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矛盾,但卻被誤讀為文明的沖突。
追溯到兩次世界大戰,起初也都是從文明內部發展起來,歐洲國家英、法、德、俄,包括美國,都是基督教為主的國家,在戰爭發展過程中才逐漸將全世界卷入。那也是源于文明內部的沖突,再蔓延到文明之外。
因此,我們要防范借文明沖突的理論,行經濟政治沖突之實。防止有人搞文化霸權主義,將某種文化強調到高于其他文化之上,進而用顏色革命、制造戰爭的方式,改變別國的政權。
英國主教理查德•威廉姆森認為,現在很多美國人真正的宗教并不是宗教,而是政治,他們中的許多人出于愛國主義而想摧毀俄羅斯,因為俄羅斯是他們通向單一世界秩序的最后障礙。[23]
純粹的文明沖突是個偽命題。無論什么信仰都在追求崇高,約束非理性行為,善良的靈魂應該是相通的。一些政治家曲解亨廷頓理論,人為地制造不同文明和信仰之間的沖突,使原本的相安無事變成刀光劍影。亨廷頓強調,“未來將是一個不存在全球性的文明、而是一個由不同文明組成的世界,所有文明都必須學習共處”。[24]
由此看來,我們要防止借經濟政治矛盾引發文明沖突,更要以不同文明的學習共處,促進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對俄烏沖突,也要運用文明的積極力量,盡快促成停戰,實現和平。
參考文獻:
[1] 《美眾議院民主黨領袖稱美“正處戰爭中” 美網民嘩然》觀察者網,2022年05月15日
[2] 一桃殺三士,也有二桃殺三士,這則成語起源于《晏子春秋.諫下二》,意思是“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指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逝世。比方借刀殺人。
[3] 《普京3月16日再次發表電視講話:我們怎么辦?》觀察者網,2022-03-18
[4]《波蘭邁出最危險的一步,烏克蘭迎來滅國危機!》環球看熱鬧,大白說事,2022年6月2日
[5]《俄烏沖突已改變歐洲地緣政治走向?下此結論為時尚早》中國青年網,2022-03-03
 [6] 《基辛格警告西方不要忘記俄羅斯在歐洲力量平衡中的作用》天下事,鳳凰網,2022年05月24日
[7]《 吉總統:普京不再反對,拖了二十多年的中吉烏鐵路將在明年開工》新君清觀察,網易號,2022-06-02
[8]《沖突關鍵時刻,99歲基辛格作出罕見發言:同時對付中俄不明智》巨透社2022-05-19
[9] 《拜登400億巨額軍援,烏克蘭只能拿1成?美國這群“中間商”賺麻》前沿時刻,2022-06-04
[10][18]《日本外務省前高官:俄烏沖突爆發因北約東擴和烏東自治權問題》北京日報,2022年5月28日
[11] 詳見美國《外交》雜志2014年9/10月刊,原標題:Why the Ukraine Crisis Is the West’s Fault——The Liberal Delusions That Provoked Putin.
[12] 《荒唐!繼俄羅斯的貓之后,普京的蠟像、俄富豪的游艇均遭“制裁”》冰點大咖,網易視頻,2022-03-06
[13][14][15] 《烏克蘭生物實驗室六大疑點,美國究竟害怕什么?》觀察者網 2022-05-22
[16] 《130:2!聯合國通過“反對美化納粹主義”決議案,僅美烏投下反對票》環球網,2021-12-18
[17]《 西方曾承諾北約不東擴,“實錘”來了》人民資訊,人民網,2022-02-2
[19] 《美國政府應對俄烏沖突承擔相當大的責任》人民日報國際,2022-05-12
[20] SWIFT是一種用于傳輸結算信息的通訊系統,SWIFT全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會”,總部在比利時,是國際銀行間的國際合作組織。SWIFT運營著世界級的金融電文網絡,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通過SWIFT與同業者交換電文來完成金融交易.
 [21] 《蓬佩奧親口說出自己的“為人之道”:我們撒謊 欺騙 偷竊》新浪財經,2020-05-05
[22] 《“北約狂吠”導致俄烏沖突!教皇首度發聲挺俄羅斯,西方集體破防》新浪網,2022年05月07日
[23] 《英國主教,罕見發聲,支持俄羅斯》無言來對,網易新聞,2022-05-29
[24] 《如何更準確地把握“文明”的豐富內涵?》北京日報客戶端,2020-12-01

【邵春堡: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長安街讀書會成員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諧中國網】投稿及合作微信

 

責任編輯:和諧中國網
久久精品人妻_国产午夜福利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